北投旅遊各大景點の散步地圖
- 台北北投/淡水の兩天一夜親子泡湯小旅行行程分享 -
DAY1 淡水老街一日遊(含兩家阿給美食店家&必敗伴手禮) -> 淡水紅毛城 ->淡水歷史古蹟建築大賞 ->
2018 BELLAVITA寶麗廣場の『聖誕奇境』-> 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のLine Friend一起歡樂耶誕(2018/11/28-12/25)
DAY2 北投旅遊各大景點の散步地圖:北投公園/凱達格蘭文化館/北投圖書館/北投溫泉博物館/千禧湯/梅庭/地熱谷/防空壕迷宮
相關文章連結:北台灣(台北/新北/基隆)兩天一夜小旅行行程篇!!!(請點我)
2018年底前,姐攜家帶眷的來到北部旅遊
因為下榻在北投區
第二天當然就順理成章的直接排定北投景點半日遊囉~
(哈~是很想一日遊,但這天下午還得趕回南部^^")
一早在會館內泡完溫泉,就準備步行一一造訪就近的北投幾個知名景點<(^O^)/
順著下坡一路走到新北投捷運站
在捷運站週邊也有幾個很Q的裝置藝術
接著轉左,往北投公園方向前進
不算小的公園占地
雖然沒有看到小孩們喜歡的遊樂設施
不過公園內綠意盎然,讓人有種清幽的感覺
或許是位處溫泉區
公園內的還能看到幾個溫泉圖案印在小石柱上
對街有棟特別的建築-凱達格蘭文化館
FREE/週一休館!!!
OPEN:0900-1700
TEL:02-2898-6500
凱達格蘭文化館FB:請點我
凱達格蘭文化館官網:請點我
ADD: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3-1號
10樓高的文化館
一旁附有停車場
遊客可以參觀的樓層為B1-3F及6F圖書室
門口的地面開始,就有著許多帶表原住民風格圖案的磁磚妝點
進去前,記得瀏覽一下門口的小叮嚀
順便放上各個樓層簡介給各位冰友參考^_-
小蘿蔔頭們一進來大廳,就忙著收集館內特色印章戳印
一樓除了有服務臺,及原住民文創商店外
也有幾個代表性的裝置藝術
記得拍照時,不可隨便碰觸嘿(乖~)
一開始我們先從地下室開始逛起
這裏不定期舉辦原住民藝術與文化展示
這天來看到的主題是『鄒族變與不變』
另外還有一些保留下來的文物展
就連小舞臺也很有原住民風
接著我們聽從館內服務人員的建議
搭著電梯從三樓逛下來
3F設有『平埔族文化展示區』
一上來就看到-臺北平補族舊時分布圖
生活黑白照
舊文物
以下這個小空間,看起來也像是小型的表演舞台
二樓一開始像走進一個時光隧道般
入口旁是16族的分布圖
隧道內,展出各種生活器具
呵~有的真的還灑攏某ㄟ(國語:搞不清楚)
時光隧道出口,則是各族群的代表性服裝
印象中,姐的學生中的一對姐弟也有以下這套原住民服裝呢~
結束了凱達格蘭文化館的巡禮後
繼續往觀光路線逛去
這一站我們來到了,建築外觀極具特色的北投圖書館
圖書館FB:請點我
圖書館官網:請點我
TEL:02-2897-7682
OPEN:週二至週六0830-2100
週日及週一0900-1700
ADD:臺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51號
這棟臺灣首座綠建築圖書館
座落在林木茂密,生態環境豐富的北投公園內
總面積為650坪大小
看似不規則的外型
剛開始姐還真的不知道如何抓角度才好^^"
一旁有個小型生態池
需要繞一小圈,沿著階梯往上爬才會到圖書館的正門口
圖書館週邊,有幾顆寫滿詞句的石頭
上頭這一顆石頭,彷彿在為有『女巫的故鄉-北投』做註解
正門旁有新北投溫泉區觀光導覽地圖可以參考
其實北投這一帶,還真的有不少不賴的景點欸
雖然這天我們是來觀光的
但光拍這棟很有特色的綠建築圖書館還是覺得不夠
大家很有默契的往館內前進:P
一進來就看到溫泉池特有的『男湯,女湯』裝置藝術
姐想,應該是跟緊鄰的『北投溫泉博物館』有關吧?!
雖然姐不是真的來看書der
但該遵守的禮儀可不能忘
館內跟其他圖書館的格局及模樣大同小異
帶小孩來,當然是鎖定兒童閱覽室囉~
在館內,姐還滿喜歡走向兒童閱覽室的這一段階梯設計
簡單用幾根粗鋼管支柱著天花板
階梯一邊還設計成座位區
小朋友們拿著書,就能舒適的坐這兒閱讀
在這裡稍微放風小蘿蔔頭們後
看到有溫泉圖案的造型出現
就是來到一旁的北投溫泉博物館
北投溫泉博物館官網:請點我
TEL:02-28939981
OPEN:0900-1700
(星期一公休,最後入館時間為16:45)
ADD: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二號
是的,上頭這棟北投溫泉博物館光是外觀就讓姐拍得很開心的紅磚屋
好多窗口玻璃,都有著美麗的彩繪
屋頂上看起來還有小氣窗的設計呢~
這棟前身為『北投公共浴場』的北投溫泉博物館
於西元1913年6月中完工
該浴場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浴場所建
是棟和洋折衷風格的雙層建築
也是當時東亞最大的溫泉公共浴場
入口旁有『北投公共浴場』的相關介紹
以及館內參觀須知
因為有限定進去的人數
所以這天來,我們排著隊伍稍微等候了一下呢~
進去前,記得要先脫下鞋子拿在手上
接著往左邊的鞋櫃方向走去放鞋子並換上室內拖鞋
哇嗚~這鞋櫃也是姐到日本旅遊時見過的耶~
以木板做為每一格鞋櫃的鑰匙(卡榫)
呵~頓時有種到日本觀光的錯覺:P
整棟2樓高的溫泉博物館
2F既是入口,也有不少木造休憩區
以下這裏是榻榻米大廳,是供當時的遊客泡湯完後休息用der
榻榻米的地板看起來真的很舒服
不過,記得可千萬不能躺在上頭休息嘿^_-
大廳旁有一突出平臺『望樓』
可以在這裡欣賞週邊的山光水色
也能清楚看到這棟和洋折衷建築裏的洋式梁柱-羅馬柱
室內一旁還有個北投印象的介紹
走出大廳,一旁這間展示著保存下來的文物
戶外還有塊設計成雜誌封面拍照場景的玻璃
可惜姐一進到館內,就跟其他人走散了@@
只能對著這塊玻璃空拍了XDD
另外這一間應該是早期的『御休所』,現在的視聽室
這天來,裏頭超多人,姐就沒進去了。。。。
繼續往下走,準備道一樓參觀
see...就連樓梯轉角的手扶把上也有美麗的雕花
一樓展區目前規畫許多空間
讓來訪的遊客了解北投溫泉的歷史與發展
一下來就看到幾個大小不同的浴池
這樣的浴池有是姐小時候家裏的浴缸磁貼沒錯
好熟悉也好懷念阿
一旁還有間VIP室
呵~被Mico獨享的風呂室,光看就覺得很素西
對了,其中一個浴池還有遊客互動的多媒體設施-沐浴時光(留影裝置)
原本姐一個人逛時
覺得要排隊等候很麻煩而錯過
想不到不僅我家老爺帶著Mico去留影了
就連卡蜜兒小姐的兩個兒子也有在這裡拍照欸~
姐真的不該跟他們走散的。。。。
週邊也展示著早期文物
瞧瞧這吸引一堆遊客聚集的設施
原來是藉由抽出卡片
上頭就會有關於泡湯的一些小常識
另外這顆是世界數種礦物中唯一用臺灣地名命名的礦石『北投石』
目前只有臺灣北投與日本玉川有這種礦物
在北投博物館內特地設立一個展區,讓來訪遊客可以了解這奇特的北投石^_-
接著看到這一連串的拱廊
以及一旁的羅馬柱
是的,這裏就是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參觀重點之一
『溫泉大浴池』
歐洲風格的大浴池
在當時只限男性沐浴
這天來浴池上方還多了藝術裝置
不同角度拍去都有不同的fu呢~
一旁吊掛的不是日本神社常見到的繪馬
而是前陣子溫博20週年館慶的祝賀小卡
這天光是在北投溫泉博物館
就很值得多花點時間慢慢欣賞,細細品味
因為太喜歡這間溫博了
離開時,姐還忍不住對著溫博的另一個角度拍攝過去呢^^
接著順著坡道繼續前進
一旁是北投知名的公共浴池-千禧湯
這是一個露天的男女混湯
記得進去前要換上泳衣喔~
門口有兩台自動售票機,投幣40元就能享受泡湯
裏頭共有六個池子
四個熱池與兩個冷池
算是在北投還滿受到遊客喜愛的露天溫泉池呢^_-
繼續沿著路走,因為是爬坡路段
姐走起來有點那麼小累^^"
一旁雖然也有休憩用的座椅
只是還要走下去
呵~姐光想就還是忍住疲勞,繼續往上爬。。。
梅庭
free
TEL:02-2897-2647
OPEN:0900-1700(週一休息)
ADD: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6號
曾經是一代草聖于右任先生的避暑別館
現為市定歷史性建築
建築物特殊並保有日式木構架建築風格
算是一棟見證戰爭時代的民宅建築物
由於這天我們還要趕著回南部
這裡就真的只有走過路過,拍張照就走了。。。
順著指標,到了以下這個路口就準備往左前方的叉路走去
呵~是阿,都來到北投了
怎麼能不來北投地熱谷
FREE
OPEN:0900-1700
ADD:台北市北投區溫泉路
地熱谷位在北投溫泉公園旁
入口旁有張地圖導覽
一進來的右邊就是間-地熱谷小舖
繼續跟著人潮走,一路到底就可以看到地熱谷本人了
話說,地熱谷是北投溫泉的源頭之一
因為終年瀰漫著硫磺煙霧
又有『地獄谷』及『鬼湖』等稱號
還沒靠近,就聞到濃濃的硫磺味
也因為有煙霧瀰漫的景色
也像是來到仙境般夢幻
更是日據時代臺灣八景十二勝之一呢~
來到這當然也不免俗的拍張觀光客照
(ㄜ~後面那位大叔似乎是我家那裝神祕的老爺。。。。)
對了,離開地熱谷後
記得一定要來採買顆溫泉蛋嘿^_-
雖然姐採買得這間溫泉蛋
沒有轉角處那家大排長龍的排隊人潮
但溫泉蛋的味道也是很美味喔^^b
原以為這裏算是順遊的最後一站了
不過,回程才發現原來還有個『防空壕迷宮』景點在回程的右側
當下,我們也只是急於準備回南部
就沒特別進去走走這個迷宮囉^^"
呼~短暫的北投景點半日遊,總算一次報告完畢
花了半天的時間好像還是不夠吼?!
沒辦法,這裡的景點都略有坡度
雖然不至於走到會喘,但想一個一個逛遍對姐而言還是有點難度
so.....逛不透的,沒走到的,就讓各位冰友幫姐補足囉:P
► 姐終於成立一個粉絲專頁了^O^,點選後加入一起線上互動唄!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