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創意中心不插電童玩
造訪日期:2019/03/31
台南創意中心官網:請點我
位置:台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197號
不插電童玩活動時間:2019/03/08-04/07早上09:00-下午5:00
台南中西區各大景點是姐今年最常跑的路線
印象中每次來都會路過這個愛國婦人會館
但卻沒注意到原來現在這裡也是台南創意中心欸
這次還是因為看到網路新聞知道今年的3/8-4/7,館內有舉辦『不插電童玩』的活動
特地找個週末假期帶小朋友們來報到<(^O^)/
日治時期且年過半百的建築體
為日本本土洋風住宅
基座為洗石子,一樓外牆舖有面磚二樓外牆則是水平木板
屋頂則是傳統文化瓦
光看建築外觀就是姐的菜
但今天的重點先是要帶小朋友來『不插電童玩』fun電
呵~不囉嗦,立馬進去玩耍先
一進來右側,就可以看到『不插電童玩』的立牌告示
整個童玩設置在愛國婦人館1F
進去是不需要脫鞋的喔~
有鑑於電子3C產品逐漸取代傳統不插電童玩
且讓親子間的情感交流日趨減少的考量下
文化局特地規劃數項四五十年代常見的娛樂設施
經典童玩遊戲包含了套圈圈、打彈珠、釣魚池、尪仔、標踢毽子...等
讓大朋友回味一下童年時光
也讓小朋友體會一下爸媽小時候物質缺乏時的休閒娛樂
更能拉近大朋友小朋友之間的時代距離
每個童玩設施旁都清楚列出遊戲規則
玩之前記得瀏覽一下遊戲規則喔
門口一開始就是套圈圈的遊戲
立了數個祈願卡,丟出一個個的圈圈
可以順便試試自己的手氣與功力
一旁的彩色毽子牆看起來就是網美網帥們的菜
原本姐也想大秀踢毽子的功力給Mico見識見識
無奈這一面牆,真的只是造景拍照觀賞用
不能將毽子拿下來踢喔
放大版的尪仔標
也是姐小時候必收集的遊戲卡之一
(只是現在早已忘了怎麼玩了)
當然館內的尪仔標是拿來拍照用,而不是玩牌用的喔
看起來像是平面造型的豎琴
中間的琴弦是利用橡皮筋串成der
彈出來的音樂當然沒有真正豎琴琴弦般的美妙
不過重點是在於橡皮筋
在姐小時候,橡皮筋算是所有童玩中較容易取得的遊戲素材
收集越多,變化當然就越多
像是可以拿來玩跳高,手指遊戲(變化成小星星啦~拱橋啦~~~)
小時候只要有一條串成長條型的橡皮筋跳繩,就可以跟好朋友們玩上大半天了呢
角落這臺跟大人一樣高的彈珠台
原本小朋友們也很期待來玩看看
無奈可能使用率太高了
這天來已經處於維修期,不開放給遊客來使用了
(記得玩樂同時也要好好愛護這些童玩,正確的玩耍才能玩得久喔!!!)
另一邊還有九宮格翻翻樂
與小朋友喜歡的釣魚池
拿起一旁的釣竿
就能利用磁鐵的吸力,釣起不同的魚
不算大空間的不插電童玩設施
或許是已快接近展期期限
這天來的遊客並不會太多
所以即使只有幾樣的復古童玩,也讓小蘿蔔頭們玩得不亦樂乎
而姐當然也保握進到愛國婦人館的機會
在館內到處逛逛囉
1F的文創PLUS影片介紹
另一側的文創商品店舖
喜歡收集文創小物的冰友,一定會逛得很開心
呵~姐在裡頭還看到超擬真的香腸造型肥皂呢
用它來洗手,不知道會不會飄出香腸的香味兒吼
接著準備脫下鞋子,往二樓逛去
樓梯口的對內小窗
拍過去正好面對文創店鋪
是個很特別的視覺角度
木造樓梯的轉角處,是個很典雅的插花裝置藝術
很襯這樣的日式洋房建築
一上到2F就看到整棟愛國婦人館的建築模型
右側空間,是個偌大的日式休息室
來到這兒隨地一坐,就能愜意的享受悠閒寧靜的氛圍
圍繞在兩側的日式木造窗,拍過去也頂有fu的
牆面上掛著舊建築的解說牌
日式壁龕內的造景
2F另一個空間內,擺放了藝術家的畫作
這天來似乎正在動手邊講解邊忙著畫人物像
不好意思進去這一區參觀
只好拍拍室內的壁龕裝飾囉
不算大的『不插電童玩』空間
擺放的幾樣復古童玩
建議有帶小朋友來到台南中西區玩耍時
可以安排順遊,連同周邊近期內幾個新亮點(臺南美術館1館2館)一起排入
這樣玩才不會太空虛喔
當然也要把握這次的『不插電童玩』活動展期,記得只到4/7就截止囉
► 姐終於成立一個粉絲專頁了^O^,點選後加入一起線上互動唄!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