議事亭前地之建築大賞
澳門自由行相關文章分享:
(1) 2016澳門三天兩夜自由行行程篇
(2) 2016澳門自由行各文章連結
(3) 2013澳門自由行各文章連結
(4) 2010澳門自由行各文章連結
(5)新濠影匯飯店攻略
DAY2 勝利茶餐廳->議事亭前地之建築大賞
->崗頂前地/聖老楞佐教堂/何東圖書館/聖奧斯定教堂/崗頂劇院/亞婆井前地->
鄭家大屋->聖母玫瑰堂/大三巴牌坊/戀愛巷/哪吒廟-> 義順牛奶vs發嫂養生磨房->
營地街市熟食中心-> 威尼斯人の貢多拉船/威尼斯人飯店/好好運茶餐廳(威尼斯人店)
來到澳門三次
好像每次都到這個充滿世界遺跡的議事亭前地報到
過年後來整個議事亭前地及周邊的歷史建築多了喜氣洋洋的擺飾
雖然很有過年的fu
但拍起來總覺得沒有俐落乾淨的港覺^^"
說白一點,姐覺得拍起來帶點兒小小阿砸耶
整理照片時只好安慰自己
偶爾來點不一樣的呈現也不賴啦
話說議事亭前地因地處議事亭(澳門市政廳前身)而命名
廣場中央因新建一座噴水池
所以本地居民又俗稱這裡為「噴水池」
很多節慶活動都在此舉行
每次來到這兒都會手癢想拍一下周邊的歷史建築
這一篇就針對議事亭前地兩旁的建築來分享給各位冰友
民政總署大樓
畫廊09:00-21:00 週一休館
花園09:00-18:00
導賞服務於週六及日15:00(普通話); 15:30(粵語)
位址:澳門崗頂前地3號
是不是?是不是?連民政總署大樓外圍都掛了好幾串大紅鞭炮耶
話說~之前來到澳門好像沒有特別進來逛
趁著這次沒有小孩子跟著
就可以慢慢地想拍多久就拍多久
前身為市政廳
建於西元1784年
後也歷經多次整修
目前看到的是西元1874年重修後的外觀建築
建築本身帶有明顯的南歐浪漫色彩
白色的牆身搭上墨綠色的門窗
給人一種肅穆中帶點平和的感覺
一踏進裏頭,濃濃的過節氣氛照樣迎面襲來><"
撇開這些應景的裝置而言
仔細瞧不難發現大廳中央石級拱壁掛上半月型拱額
查了一下資料,原來上頭還刻有「無比忠貞」這幾個字呢
牆面上自牆腳到腰部均貼上藍白色的葡國磁磚
是典型的葡式裝飾手法
牆壁上鑲嵌著的石雕
均為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為
直直往裏頭走去
是個後花園
這個後花園於西元1940年闢建開放
今日所見,裏頭保存了當年圓形小花園的面貌
園內設了兩個噴水的人像?
旁邊的牆面上還鑲著藍白色葡國青瓷磚
更烘托出十八世紀葡萄牙莊園的氛圍
石頭是葡萄牙王盾徽
不論是雕刻出的王冠,堡壘或是藍盾
都有其代表意義
後花園的邊角一隅看起來像是間獨立出來的廳室
至於事當成何種用途就不得而知了
當天來恰巧遇到有人正在導覽
是低~有的葡式磁磚不單單是藍白花紋的裝飾
還帶點兒歷史故事在裏頭呢
走在如此靜謐的花園裡
有種鬧中取靜的概念^^
在民政總署大樓的二樓還有圖書館,及其他廳室
但這天來似乎遇到放假,整個沒開放呢
緊接著以下這兩棟歷史建築
因沒特別進去參觀
so...就單以外觀來介紹給大家囉^^"
郵政總局
OPEN:平常日0900~1800; 週六0900~1300; 週日休館
ADD:澳門半島新馬路128號
這棟澳門郵局之首
又名「中央郵局」
帶點西方古典主義特色的郵政總局大樓
頂端尖塔大鐘逢整點就會播放出音樂
呵~當天來還沒特別留意是否巧遇播放音樂的時候呢^///^
仁慈堂
票價:成人5元澳幣,學生及65歲以上長者free
OPEN:1000-1300; 1400-1730(週一及假期公休)
ADD:澳門半島仁慈堂右街7號
好像每次來也都僅對於仁慈堂外觀拍拍罷了
沒特別進去參觀裏頭的博物館
話說仁慈堂源於西元1491年葡人慈善機構
後於西元1569年由澳門首任主教賈尼路創立
負責慈善救濟的工作
因而得名「仁慈堂」
整棟建築修建於18世紀中葉
至西元1905年才形成今日的面貌
具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
整體建築除花崗石柱基外
一律以白色粉刷
建築物寬有22公尺
女兒牆高度為12.5公尺
左右分成三部分,中間略微凸出
頂上的三角形山花高達16公尺
打破建築物的水平感
柱子也以圓柱及方柱兩種疊柱方式呈現
有機會到澳門旅遊時
可以為它稍作停留,仔細欣賞這具有古典外衣的美
雖然姐也很喜歡以上介紹的這三棟各具特色的建築
但~這次來到澳門實在爆多人@@
姐已經盡力在拍好它們了
各位冰友就加減看了唄><"
~ continue~